《礼记.曲礼上》说:“礼尚往来,往而不来,非礼也,来而不往,亦非礼也。”这正是中国人对礼的认识的真实写照。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国,送礼的习俗在古代就开始了。几千年来,中国人由于受周公之礼、孔孟之道的影响,一向崇尚礼尚往来。
孙膑送寿桃的典故:
相传孙膑18岁离开家乡到千里之外的云蒙山拜鬼谷子为师学习兵法。一去十二年,既没回家,也没给家写封信。有一年的五月初五,孙膑猛然想到:“今天是老母八十岁生日,乌鸦十八日反哺母娘,羊羔吃奶跪乳,禽兽还知恩达礼,我却有十二年没报母亲的养育之恩。”于是向师傅请假回家看望母亲。鬼谷子摘下一个桃送给孙膑说:“这桃我是不轻易送人的,你在外学艺未能报孝母恩,我送给你一个带回去给令堂上寿。”孙膑谢别师傅就急着上路了。
这天孙膑的家里,正大摆酒宴为老母亲庆寿。老母亲见只有孙膑不在,顿时老泪横流。全家人正在劝慰时,孙膑回来了。他从怀里捧出师傅送的桃送给母亲说:“今日告假回来,师傅送我一个桃孝敬母亲”。老母亲接过桃吃了一口说:“这桃比冰糖蜂蜜还甜”。桃还没吃完,母亲的容颜就变了,以前雪白的头发变成了如墨的青丝,昏老的双眼变得明亮了,掉了的牙又长了出来,脸上的皱纹也不见了,走路也不用拐杖了,全家人都非常高兴。
人们听说孙膑的母亲吃了桃变年轻了,也想让自己的父母长寿健康,便都效仿孙膑,在父母生日的时候送鲜桃祝寿。但是鲜桃的季节性强,于是人们在没有鲜桃的季节时,用面粉做成寿桃给父母拜寿。所以送寿桃的故事就是因为这样而出名的,也由此引出送礼的概念,发展为送礼的习俗。